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李永杰)7月2日,以“两岸三地华语电影的产业整合与个性维护”为主题,由《当代电影》杂志社主办,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承办的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学博士论坛圆满落幕。在论坛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以及台湾辅仁大学等海峡两岸14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3位博士生作了精彩发言,并就有关问题进行广泛交流和探讨。
“中国电影学博士论坛”由中国电影界知名学术刊物《当代电影》杂志社发起创办,至今已近十年,先后由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与影视机构轮流承办,此次是厦门大学首次承办这一论坛。
厦门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陶涛,《当代电影》杂志社社长、主编皇甫宜川,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周宁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陶涛教授表示,厦门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具有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在2013年的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进入前五,本届博士论坛由厦门大学举办,将进一步扩大我校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在全国的办学影响力。开幕式后,围绕“两岸三地电影的多重参照与互动”、“两岸三地电影的‘本土’特色”、“当代华语电影的跨境传播与跨文化研究”三个分议题,博士们进行了生动精彩的交流发言,展示了自己最新研究成果。
皇甫宜川表示,本次论坛是一次高水平、高规格、高层次、高质量的论坛,海峡两岸优秀的博士生们齐聚一堂,就电影学前沿问题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作了全面深入的交流,并提出了内涵丰富、见解独到的观点,各位专家学识渊博、视野宽广,提供了一次十分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让博士们受益匪浅;论坛承办方组织有力,服务到位,虽是首次承办却使本次论坛成为历届论坛举办中最为成功的一届。
注意:本文归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