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女博士何明一年半以前将餐饮业女性农民工定为论文选题后,便“卧底”进入成都一家酒楼,成为一名女服务员。经过一年多与女工的共同生活后,完成了《服务业女性农民工个案研究》的博士论文。
抛开当前风行的网络、媒体妙作之风不说,在当前浮躁功利、弄虚作假的学风下,我想我们至少应该向何明的“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求实、求是精神致敬,这里我也不再对何明同学的行为进行太多的誉美之辞。
就字面来讲,所谓“博士”,就是博雅之士,我认为博士之人应该:博学、品德、风范。
而当下社会,“博士”本身成了一个矛盾的词语,在国外,一位获得博士的人,你称呼他为博士,表示的是对对方的尊重。但在当今之中国,流行这样一句顺口溜:“硕士满街走,博士不如狗”。刻薄的语言揭示了这样的现实:现在拥有高学历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已经不再把高学历当回事,而且尤其是现在的学历文凭水份之大,让学位已经变的没什么含金量。
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当前中国社会,人心浮躁在所难免,但是太多的人选择读博士却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读博士为了什么?获得更好的收入?职位的升迁?还是单纯为了自己对某一感兴趣学术领域的更深入探索?还是就想试试?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解释,因为就每个人而言,由于当前体制、制度方面存在的弊端,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和人们的价值观念,所以有时大家也会觉的这样的选择也是很无奈的甚至是无辜的,不能改变现实那就只能去接受现实喽。
但就每个具体的个人而言,既然现实不可改变,但其自身可以改变,那就让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真正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在做学问、为人、处事方面,努力做一个博学、品德、风范之人。
注意:本文归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