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3°

[考博动态]英国“门萨”高智商俱乐部:会员从辍学者到博士后_考博_旭晨教育

英国“门萨”高智商俱乐部:会员从辍学者到博士后

近日,一名年仅4岁、智商高达160(与物理学家霍金持平)的美国亚利桑那州女孩阿莱克西斯,被破格录取为英国老牌高智商俱乐部“门萨”的会员。一时间,门萨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好奇。《环球时报》记者为此实地探访了门萨俱乐部位于英格兰中部小城伍尔弗汉普顿的总部。

阿莱克西斯

低调得连个门脸都没挂

由伦敦驱车向西北行驶,先后经过M1、M6和A454号公路,近4个小时之后来到伍尔弗汉普顿郡。伍尔弗汉普顿与英国其他地方没有什么差别,很难想象这样一座“非典型小城”会是全球知名的高智商俱乐部总部所在地。

门萨俱乐部位于该城的圣·约翰广场。车载导航仪将记者带到一座教堂跟前,一旁临街的第一座楼便是圣·约翰之家,也就是记者要找的地方。这是一幢四层楼建筑,紧邻着不算宽大的教堂街而建。整个建筑呈灰红色,砖结构,一点也不起眼。“圣·约翰之家”几个字倒是很大、很醒目。然而奇怪的是,竟然看不到有关门萨俱乐部的任何标志或字样。记者询问门卫,对方解释说,“人们都知道门萨在这个地方,所以用不着写字挂牌子”,言语中透着自信。而按照记者的理解,门萨一向行事低调,所以也有不愿声张的成分吧。

正因如此,门萨俱乐部新闻处主任伊丽莎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总部这里没什么好看的,只是一个行政办公的地方,不值得大老远跑一趟。如今记者算是眼见为实。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共有30多个高智商组织。门萨是其中门槛较低、会员最多的一家。门萨的智商录取线是148(普通人多数只有 100),而门槛最高的“圣杯会”达到200以上。伊丽莎白向记者介绍说,门萨俱乐部的正确称谓是“门萨国际有限公司”,别名叫“国际高智商社区”,1946年在英国著名高校牛津大学所在地的牛津郡成立,今年已经68岁。成立至今,门萨坚持中立、非政治性、非营利性(需缴纳考试费和并不高昂的会员费)的宗旨没有变化,唯一变化的是门萨在全球的名声越来越响,在不同地方设立的代表机构越来越多。

会员从辍学者到博士后

门萨创始人是英国科学家兰斯·韦林律和律师罗兰德· 贝里尔。两人都属高智商分子,他们编出高难试题,用以测试人的智商,结果大受欢迎。于是,两人决定成立一个俱乐部组织,给聪明人提供聚会、展示才能的平台,从而得到社会认可。初始阶段,门萨还仅限于英国本土,后来辐射的半径不断拓展。如今,门萨已经在40多个国家设立代表处,成员分布在100多个国家,总人数约有15万之多,成为全球性的知名机构。

据伊丽莎白介绍,“门萨”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意思是“圆形桌子”。事实上,这正是一个“圆桌形”社团,成员的国籍、种族、肤色、年龄以及社会地位全部忽略不计,只有智商说了算。“在我们的成员中,既有小学上到一半退学的,也有获得多个学位的博士后;既有学富五车的大学教授,也有小学学历的建筑工,还有对电脑一窍不通的人等等。”伊丽莎白介绍说,“至于你问到的年龄,从2岁到百岁以上的老人都有,多数在20岁到60岁之间”。

在外界的想象中,门萨会员应该多是像美剧《生活大爆炸》里“谢耳朵”那样的理科宅男,张口闭口不离高难度专业词,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美国的门萨会员曾表示,俱乐部的活动“跟普通网友的聚会差不了多少,比如聊聊热门话题、玩一些桥牌游戏等,没有外界想的那么神秘”。当然,在会员数量集中的大城市,俱乐部活动会更频繁,从户外烧烤到讨论IT技术趋势的头脑风暴,各种形式都有。《纽约时报》评论说,门萨不过是一群书呆子坐在一起活动的场所,没有太大实际价值。不过,英国《泰晤士报》则认为,世界上用以测试人类智商的机构不少,但没有一个能做到门萨这样的权威性和持续发展性。在英国,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往往会对门萨成员刮目相看。

中国门萨人还是“少数派”

什么样的人有资格进入门萨?伊丽莎白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硬性条件是必须通过门萨的智力测试,以证明自己的智商在整个人口中居于最高的2%的行列。门萨测试集中考核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和逻辑思维几方面,考题共有30道,答对23道相当于智商数148,这是门萨的录取线。据说很多人都是悄悄去考试,还有人临阵脱逃,因为怕考不过打击自信心。参加考试的人不能知道分数,只能得到“通过或失败”的结果。这样做是为防止有人事后回忆考题或相互攀比。

记者还了解到,门萨入会考试在中国的通过率比美国高很多,但会员并不多,截至2012年6月约有200人(其中北京不到100人)。这是因为门萨在西方的影响力大于东方,中国人很少听说。与欧美情况不同,“中国门萨人”普遍比较年轻,其中不少人从事IT、金融工作,可以说成员偏重年轻化和白领化。2011年被英国总部接纳为独立分会的“门萨中国”目前还属于“临时性分会”。

虽然在人数上并不占优势,但中国人的才智却给外界留下深刻印象。位于伦敦市中心威斯敏斯特区的马瑞本中学负责招生的老师艾丽丝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一个有着12个“门萨人”的房间里,会产生13种以上的观点。中国学生智商很高,脑子反应快,属于跳跃式思维,这正是“门萨人”的共同特点。




已有 0 条评论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