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

[考博动态]16岁本科生将赴牛津读博士_考博_旭晨教育

一般而言,一名学生要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需要修完4年大学学分;要申请国外高校深造,需提供教育部颁发的毕业证和学位证。然而,这个常规被南科大首批教改实验生何明浩和王嘉乐打破了。他们提前一年修完本科学分,顺利拿到南科大自授的毕业证和学位证,成为南科大培养的首批毕业生。而且,他们均被英国顶尖高校录取,继续深造。其中,王嘉乐被牛津录取。

7月9日上午,南科大学位评定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对电子与电气工程系何明浩和物理系王嘉乐两位同学学业考核和毕业论文答辩评定,与会委员一致同意授予上述两位同学学士学位。何明浩、王嘉乐因此成为南科大培养出的首批本科毕业生。

据介绍,两人均为南科大首届招收的教改实验班的学生,他们于2011年3月入学,其中王嘉乐入学时年仅13岁。经过3年半的刻苦攻读,他们以优异成绩提前完成各门课程,取得了毕业所需的足够学分。6月16日和7月2日,他们分别通过了所在系组织的毕业答辩。

目前,何明浩已经被两所世界排名前30位的高校——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和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录取,并将于今年9月份选择前往其中一所学校继续深造。王嘉乐则已经接受英国牛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邀请,计划于2014年10月前往该校攻读博士学位。

6月16日,何明浩的毕业答辩会在第二科研楼503会议室举行,这也是该校首次举行本科生毕业答辩会。

何明浩的毕业论文题目为“基于AM1.5G太阳光谱下CdTe薄膜太阳能电池厚度对光吸收影响的探讨”。作为该校创校以来的首场本科毕业生答辩,答辩小组的老师们高标准严要求,从内容到格式各方面对论文进行严格的审查。何明浩通过陈述研究内容、展示研究结果、回答提问以及畅想未来深造之路,顺利通过毕业答辩。

7月2日,王嘉乐的毕业答辩会在第二科研楼102会议室举行。他的毕业设计题目为《电子在石墨烯超晶格上的输运性质研究》。王嘉乐通过讲述课题内容、回答老师提问及对未来科研路程的规划,顺利通过毕业答辩,并得到各位教授的一致赞扬。

何明浩:重来一遍还会选南科大

何明浩是在深圳长大的孩子,2011年,南头中学毕业的他选择放弃高考,参加南科大的自主招生测试。没想到,被录取了。一晃眼,3年过去,何明浩如愿提前修完学分,并意料中地被国外高校录取,“在国内读研的可能性不太大,因为我们没有教育部的文凭。如果申请国外学校,他们对文凭的要求也不是必须的。况且,我的科研成果摆在那里,国外高校也是可以看得到的。”

谈及当初选择南科大,何明浩并不后悔,“如果重来一遍,我还是会拒绝高考,选择南科大。”何明浩很珍惜在南科大的学习经历,他认为这是可遇不可求的经历,“我们教改班的孩子不是牺牲品,因为我们是自授文凭,我们确实学到了真才实学。”

王嘉乐兄弟俩都是“学神”

用“学霸”来形容王嘉乐兄弟俩已经弱爆了,他们只能用“学神”来形容。

2011年3月份南方科技大学首届45名学生入学时,13岁的深圳男孩王嘉乐因其早慧格外引人注目。而王嘉乐的哥哥,22岁的王浩斌,曾是深圳中学最后一届初中超常班的学生,当年中考总分全校第二,曾夺全国数学联赛华杯赛一等奖。后经过激烈竞争,成为全国22名被新加坡顶级高中莱佛士书院录取的中国学生之一。王嘉乐被南科大录取那年,哥哥王浩斌也从美国名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被录取到耶鲁大学读博。

考入南科大之前,王嘉乐是深圳耀华实验学校的学生。在初、高中阶段他就多次跳级,并用一年时间学完初中课程,又用一年时间上完高中。2010年他作为深圳年龄最小的考生参加高考,分数超过重本线。2011年,他被南科大录取,成为首届45名学生之一。入学后,王嘉乐成为获奖大户,不但得到一等奖学金,还捧回多个单科奖项。

晶报教育记者 孙妍/文



已有 0 条评论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