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药学院博士点介绍
北京大学药学院现设有化学生物学系、药物化学系、天然药物学系、药剂学系、分子与细胞药理学系、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教学实验中心、应用药物研究所,一个首批建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天然药物与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药学学科于2007年被认定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2012年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下有三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即药物化学、生药学及药理学,一个卫生部重点学科即临床药学和一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即中药分析学。
学科建设是建设一流药学院的核心,在“211和985工程”的支持下,学院的学科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了优秀的科研群体和团队。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科研经费稳步递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标率不断提高,重点基金和杰出青年基金稳步增长;基础研究水平和获奖数目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在学科布局方面,形成了以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核心,重点学科(生药学、药物化学、药理学)为依托,新兴学科(化学生物学、预防药学)与发展中学科(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基础研究与创新药物研究同步发展的局面。
化学生物学系形成4个研究方向:
①在分子、细胞器和细胞层次探索外源性无机物种干预、调控细胞状态的生物效应;
②糖化学生物学和核酸靶点结构功能,小分子调控及抗肿瘤抗病毒药物研究;
③杂环化合物干预、调整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化学基础;
④发展和发现适合化学生物学研究的新分析方法和技术。
药物化学形成4个研究方向:
①以核酸为靶点的抗肿瘤抗病毒药物研究;
②以蛋白质为靶点的药物研究;
③糖类药物研究;
④基于靶分子结构的药物设计方法学研究。
药剂学系围绕分子药剂学开展4个方面研究:
①药物分子与给药系统的体内外转运与代谢研究;
②药物分子与载体的相互作用研究;
③靶向给药的分子机理研究;
④药物动力学研究。
天然药物学系形成6个研究方向:
①药用植物分类、资源与开发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②生药品种鉴定和质量评价研究;
③天然药物活性成份及新药研究;
④生药活性成份生物转化及生物合成;
⑤海洋生物活性成份研究;
⑥中药复方有效物质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分子与细胞药理学系形成4个研究方向:
①药物作用新靶点的研究;
②抗肿瘤药物新的作用机理研究;
③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作用机理研究;
④分子和细胞水平和心血管药理模型建立研究。
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学系形成3个研究方向:
①药事管理与药政;
②药物经济与法规;
③临床药理、疾病发生与药物治疗。
全院的重点发展领域集中为“创新药物的发现与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创新药物研究平台建设
2. 针对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物研究
3. 新型药物输送体系的研究
4. 基于天然资源的先导化合物发现与中药复杂体系的作用机理
更新日期:2014年11月
注意:本文归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