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6°

[考博动态]首位留法女博士的传奇:曾是周恩来初恋女友_考博_旭晨教育

感谢关注旭晨教育考博频道。

革命的“急先锋”女子--张若名

1958年6月18日,昆明城外,56岁的张若名伫立在河边,目光呆滞而悲愤,她转过脸,最后望了一眼身后美丽的云南大学校园,便纵身跃入河中。

她甚至未来得及给亲人留下只言片语,就猝然离弃了这个世界,划下了人生的惨痛句号……

即使在当时,也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位被打成“右派”含冤而去的女性,曾是近代中国妇女运动与爱国运动的先驱,是天津“五四”运动的领导核心—“觉悟社”的创办人之一,也是中国留法学生中的第一位女博士。还有,她曾是周恩来早期的革命战友……

1902年2月,张若名出生于直隶省(今河北省)清苑县温仁村一个富户人家。张若名出生后不久,父亲张绍文又娶了第二房妻子,从此,生母的地位便一落千丈,备受歧视和虐待。

常常是夜深人静时,若名从睡梦中惊醒,听到母亲在暗自哭泣。母亲的悲伤,深深刺痛了她幼小的心。她甚至打算,长大后“削发为尼”,永不依附男人,不受男人欺辱。

年幼的张若名在二伯父的支持下,来到天津上小学,1916年,14岁的张若名考入了天津“直隶女子师范学校”,与邓颍超同为第十级学员。她发奋读书,立志将来一定要为妇女争口气!

张若名入学后第三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了。北京大学学生的示威请愿遭到了镇压,天津的爱国学生立即行动起来。同张若名关系最亲密的女友郭隆真,首先在 “女子师范”校内向同学们呼吁:“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妇女应“不甘人后”,并发起组织了“女界爱国同志会”,郭隆真、邓颍超、张若名被选为“女爱会” 的评议委员,张若名后被推为评议部长。“女爱会”很快成为天津五四运动中的一支生力军,有力地推动了天津女界反帝反封建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展。

张若名积极投身于爱国学生运动之中,组织了大规模的群众集会、讲演队,还举办了杂志社和妇女补习班。1919年6月18日,天津各界联合会成立。张若名同邓颖超等作为“女爱会”代表参加了联合会,张若名被推选为庶务科干事,邓颖超为交际科干事。此后,张若名多次作为天津各界联合会的代表,进京示威请愿,并频繁奔波于京津之间,做了大量宣传联络、支援营救工作。她还作为天津的正式代表,去北京参加反“巴黎和约”签字、要求惩办山东镇守使马良等请愿活动,表现出异常的勇敢顽强和出色的组织能力。

1919年9月2日,周恩来和张若名等在从北京乘车回天津的途中,热烈讨论起爱国运动的发展方向问题。张若名主张由“女爱会”的女校学生加入天津学生联合会,加强学联的阵容。周恩来进一步建议,把这两个组织中的骨干分子结合在一起,另组一个强有力的核心小组,同时出版一个宣传刊物。就这样,由周恩来等发起组织的天津爱国学生联合团体“觉悟社”,于9月16日正式成立。张若名则成为“觉悟社”的四位创始人之一。为体现男女平等的原则,建社之初的20名成员男女各半,女学生的名单就是由张若名草拟的。

张若名经常在《觉悟》杂志上发表文章和观点,1920年1月,她就在《觉悟》创刊号上发表了《“急先锋”的女子》一文,她大声疾呼:要“破除迷信形式道德的观念”,“铲除男女心理生理不同的观念”,“打破男女职业不平等的观念”。她主张男女同校、男女同工、男女公开社交,她认为女子不必一定“主内”,应当有自主的职业及独立的经济。张若名的妇女解放思想的深刻独到,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已有 0 条评论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