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两口家中藏书800余册 培养出一个博士后
回澜南苑社区有对爱看书的老夫妻,一个爱看武侠小说,一个钟情人物传记。老两口家中藏书800余册,还人手一张借书卡,是萧山图书馆的常客。因为家庭学习氛围浓厚,他们培养出了一个优秀的女儿,远赴美国当研究学者。
一个爱武侠一个爱传记
老爷子叫来仰山,今年70岁,原杭大化学系毕业;老伴包文仙68岁,年轻时当过知青,曾在余杭的供销社工作。看书,是两位老人共同的爱好。
家里三个书柜摆得满满当当,都能抵一个社区图书馆了。书架上各种类型的书都有,《杨家将》《古龙全集》《梵高自传》《孽海花》……看得出,两口子各自的阅读兴趣不太一样。
来大伯喜欢武侠,古龙和金庸的书闭着眼睛就能报出一大串,那套《圆月弯刀》被他翻了又翻,“看过以后隔一段时间再拿出来回味一遍,还是觉得很好看。”这一点,包大妈却不太赞同:“舞刀弄剑的都是虚构的,这个门派那个门派,历史上根本没有的。”她觉得,真实的历史更有意思。书架上,只要是历史人物的传记,一定都是包大妈买来的。
最近要申报社区学习型家庭,来大伯特地整理了一遍藏书,一数才知道,家里已经有800余册书籍了。
家里的书不够看,就去图书馆的借来看。一人办一张借书卡,各借各的书。“上次借了本好书,叫《梦回文明十二年》,讲一个大学生穿越到了明朝,太有意思了。”来大伯向记者推荐起来。包大妈则笑老伴是个书痴,“看书速度快,一次借五本,每半个月就要跑一趟图书馆。”
家庭学习氛围浓培养出一个博士后
老两口只有一个女儿,也许正因家庭良好的读书氛围,女儿也耳濡目染,从小爱看书,喜欢学习,武汉大学硕士毕业后又考上了中科院的博士生。
“从小没有给她增加课外的各类学习辅导,只注重两点,培养她的独立自主能力和学习的自信心。”说起已是博士后的女儿,来大伯发自内心感到自豪。女儿像老爸,学的是生物学,而且比老爸更爱钻研。
只不过,如今女儿以交流学者的身份去了美国,并在西雅图成了家,老两口感觉寂寞了不少。还好家里配了两台电脑,一人一台,平日里除了看书,还能上网看新闻、查信息,偶尔通过QQ视频与大洋彼岸的两个小外孙见见面。
老有所为积极发挥余热
看书之余,包大妈喜欢户外运动,她是萧山武术协会的理事,太极拳、太极剑、太极刀耍得有模有样。在陈公桥社区,她是居民小组长,热心跑腿。前段时间社区换届选举,包大妈每天楼上楼下跑,一户户敲门,做选民登记、发选票、收选票。
来大伯则在社区当义工,管理社区里的星光老年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既能保证看书的时间,又能发挥余热。
“年纪大了,小辈们又不在身边,自己健康、开心最重要。”每天傍晚,两位老人都会手拉手,沿着人民路一直走到通惠路,锻炼一个小时。
春节快到了,老两口也有了盼头,“女儿说了,今年回国和我们一起过春节。”包大妈笑着说,到时候手里的书要放一放,好好跟小外孙培养培养感情。
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旭晨教育考博频道。
注意:本文归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