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6°

[考博动态]揭秘海军新装备试验:博士曾劳累致视网膜脱落_考博_旭晨教育

海军056护卫舰下水

中新网1月2日电 据中国海军网报道,装备是部队战斗力的基石。某新型装备,被誉为“千里眼”。它的诞生,不仅凝聚着科研院所、工厂的智慧与力量,更蕴含着装备监造官——军代表的心血和汗水。今日,笔者带你走近一名普通军代表的装备试验生活,去捕捉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王雁涛,海装某局军代室军代表。

“海岛、台风,加班、熬夜,数据、电波……这些就是试验生活的主题词。作为军代表,关键时候,必须顶得上!”

到了,一个荒芜的海岛山顶。风特别的大,从附近竖起的风能发电机就能感知风的威力:不仅冷,就连面对面说话也需拉破嗓子。

在这里,笔者见到了蹲守2个多月的军代表王雁涛。“装备好坏要用试验说话!”这是刚从试验现场结束了一天工作的王雁涛的采访开场白,给人第一印象就是:瘦,带着眼镜,眼光犀利。

上岛第一次“踩点”,老天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那日,从单位出发,几经折腾,好不容赶到渡船码头,却被告知停航,只有等到第二天上岛。海岛风景虽然可人,但随着车轮的前行,路越来越窄、越来越颠簸,最后几乎是“悬崖绝境”。

那些日子,他和承制单位先遣人员跑遍了海岛的每个角落,与驻军联系后勤保障,组织人员搭建临时工棚,协调装备运输事宜……这些“不起眼”的工作,王雁涛干得一点儿不马虎,只为“千里眼”能早点“放眼”运行起来。

在军厂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试验装备从大西南长驱数千公里在这个南国小岛落户了。作为军方唯一常驻代表,王雁涛与试验队一起早出晚归,开始了与数据、电波打交道的试验生活。累了,就在办公桌上趴趴;饿了,就用方便面充饥;烦了,就去远眺茫茫大海。

为了最大限度贴近实战检验,装备需要选定合适的海上固定目标进行参数校对。“找哪个目标呢?”经过计算,科研人员选定了A岛最适合,但A岛远离大陆,属于军事驻地,一般人员禁止登岛。

“我上!”王雁涛自告奋勇。他立马多方协调,在取得登岛许可后,乘着小船,肩扛着设备上岛了。这个试验项目本来较简单,但试验到第二天时,“大本营”这边的主设备出现了故障,试验推迟。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王雁涛坚守在海岛上,克服缺水缺食物的困难硬是完成了校标任务。“回去时,大家都以为我是逃难的,蓬头垢面,看着非常‘狼狈’。”回想当初,王代表乐观的说。

就在试验稳步推进之时,一场超强台风不期而至。“必须叫结构师到现场!”防台风会上,虽然科研人员反复解释装备设计已考虑台风的影响,但王雁涛还是坚持己见。

经过前期的加固,王雁涛再请来部队的战士对设备进行了最后检查。事实上,再多的准备都是有必要的。那晚,台风来势汹汹,风力超40米/秒,暴雨如盆,就连住所附近的大树都被连根拔起。为确保试验人员安全,王代表几乎无眠,定时到住所房间进行巡查。

第二天一大早,他作为先遣队顶着风雨,步行2个小时才赶赴试验现场。当看到装备毫发无损时,王代表心中的石头才落下。与之鲜明对比的是,附近有的风力发电站被台风拦腰折断。

“试验是厂所唱主角,军代表不能当看客。不该我‘管’的事,我喜欢多言;该我负责的事,我更是叫劲。”

有人说,装备试验是装备承制单位的事,军代表只要负责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何必吃力不“讨”好。但王雁涛一直要求自己当好军方“代表”,发挥好军方的主导作用

该设备是由一家科研院所抓总,另一家科研院所做配套。试验前期,配套单位因经验不足导致无法按时上报试验数据,耽误了试验进程。因两家单位同属一个行业,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当时,总体单位“急”得不得了,配套单位碍于情面不敢揭短。

王代表观察到这个细节后,分别与两家单位负责人沟通,讲清必须从大局出发的重要性。在他的牵线搭桥下,试验队成立了攻关组,由总体单位对配套单位进行现场帮扶。就这样,这个问题经过连续攻关后得到了妥善解决。

也正是军代表起到了较好“疏通”作用,试验队才攥指成拳。随着试验的深入,两家开始“抢”试验资源——因为双方的设备都在一台机器上,为了完成任务,谁都想多用一会。为此,王代表要求双方上报周使用计划,把双方冲突进行合理分配,确保了试验进度稳步推进。

装备试验,既是试验装备的性能,更要考虑到部队官兵的用装感受。其实,早在装备设计之初,王代表就带着主要设计人员到用装部队进行了深入调研,收集了近百条建议。这次,他多方协调,请来了三名用装部队的技能能手全程参与装备试验,从软件操作、用户界面等方面提前接“地气”。

这次试验,不是试验队的单打独斗,需要多种兵力的配合才可完成。这期间,恰逢各部队军事训练高峰,如何协调到充足兵力参与试验?作为现场军方代表,王雁涛主动作为,多方“出击”。

虽然试验任务计划已通过上级机关下发参试部队,但王雁涛可没凭“一纸命令”坐等时机。他与承制单位领导跑遍了所有参试部队,向部队介绍装备试验的重要性,让他们确保参试兵力能拉得出。

有段时间,试验装备需要与千里之外的某装备进行试验。因该装备白天需要用作部队训练,只有晚上有“空暇”。为争取时间,王代表与工作人员一起连续奋战了好几个通宵。实在困了,他就趴在桌上打个盹,把行军床让给技术人员休息。

最惊心动魄的事不期而至。那日,他们得知某舰前来该海域进行避风。眼看着这是一次绝好的试验机会,王代表与其他二人带着试验装备,租了一条渔船出海了。他们的目的是把试验人员和装备送到该舰上去。




已有 0 条评论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