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华中科技大学考博: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注意:着重考察在熟练掌握基本概念、范畴、理论的基础上,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
1.哲学的内涵、哲学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基本形态、唯心主义基本形态、一元论、二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新唯物主义的三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及意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实践的目的性、物质性和社会制约性、实践的基本形式、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认识论的首要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实践是辩证转化的中介、实践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实践是人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发展的永恒性、过程性、规律性、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与和谐、质量互变规律是事物发展的一般形式、掌握适度原则、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道路、辩证的否定观。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的对立统一关系。
4.认识的主体和认识的客体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实践与认识的相互关系、认识过程中的辩证运动(两次飞跃)、认识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及其辩证关系、真理与价值的区别与统一。
5.社会存在三大要素、人类社会三大结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先进生产力内涵与外延、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文化的本质和功能、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革命与改革的实质与作用、社会形态及其演化、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阶段、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以人为本、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解放。
二.政治经济学部分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来源、研究对象、基本任务。
注意:本文归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