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关注旭晨教育考博频道。
胶东在线网11月7日讯 在烟台荣昌制药的会议室里,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荣昌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房健民博士,正充满自信地展示多项处于研发阶段的免疫系统、抗癌生物新药。这些能够创造数十亿元销售收入的生物新药,将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
荣昌制药董事长王威东表示,如果单凭现有中药和西药仿制业务的规模滚动增长,公司10年后的年销售收入仅能达到十几亿元。然而与国际知名生物医药专家房健民博士联手后,公司成功开拓了生物医药领域。到2023年,伴随着一系列生物新药的上市,公司总产值有望达到40多亿元,成为国内一流、具有国际水平的生物医药企业。
凭借在人才引进、项目培育、载体建设等一揽子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烟台开发区已建立起50多个像荣昌制药这样由博士乃至院士领衔的创新创业团队,累计打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空白27项,并探索出“引进人才、创办企业、带动产业”的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新路。
11亿元投入科技经费及奖励资金
入围全国开发区科技创新前十强
作为烟台的经济重镇,成立已将近30的开发区正面临“二次创业”新命题。然而在经济发展由投资型驱动向创新型驱动转变的背景下,无论是现有产业和企业的升级,还是扩充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项目,都离不开科技创新实力。
“过去区域之间的竞争主要是比规模、比速度,未来的竞争将聚焦到比质量、比效益上,本质上比的是谁的科技创新能力更强。”市委常委、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王曰义认为,着眼于未来产业竞争的需要,烟台开发区必须瞄准海内外的高端领军和实用型人才,不断创新引进人才、聚集人才的力度。
为此,开发区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创新型开发区建设的意见》、《留学人员创业园区有关政策规定》、《高技能人才评选奖励办法》等政策文件,在产业培育、人才引进、载体建设等方面制定了50多条高含金量的措施。
政策明确提出,对于创新团队,给予300万元-2000万元的资金扶持;对高层次创业人才,提供100万元-5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给予100万元-200万元项目经费支持。
同时,设立1亿元的中小企业信贷周转资金,给予符合条件的企业每年1000万元无息贷款,并成立2家信用担保公司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融资担保,实施全方位、集成化扶持。
近三年,烟台开发区投入科技经费及奖励资金11亿元,占预算支出的8%以上,帮助企业争取无偿资金9000多万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5%。而在全国开发区的科技创新指标排名中,开发区也成功入围前十强,位居第7名,形成了鼓励创新、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
更多2014考博信息请关注旭晨教育考博频道。
注意:本文归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允许,不得转载